万般无奈,皇甫无逸只能拦着杨崇:“越王,我知道这件事是杜伏威和杨政道处置不当,杜伏威越权了;可是人已经到了长安,老百姓都知道萧后和圣天子的孙子回来了,处置不好,会让人议论。”
封德彝摇头说:“皇甫大人多虑了,杨侗兄弟都在长安居住多年,无论走留都没有人关注,现在老百姓关注杨政道,是因为他和始毕、处罗、颉利三人多次联手入侵河东、关中,人既然回来了,我们总要给个结论,到底是萧后主使的,还是杨政道自愿的。”
虞绰立即反对说:“杨政道不过是个十岁不到的小孩,做不了主,一切应该都是萧后的主意。”
皇甫无逸当然明白,这两个人是在唱双簧,红脸白脸全部占住了,就等着自己往里面跳;杨纲辩解道:“当年长安洛阳在李渊和王世充手里,萧后是担心被宇文化及谋害,才去定襄避难。真到了突厥的军中,一切都无法做主。”
虞绰摇头说:“当时杨侗、屈突通就在黎阳、长平,可比定襄郡近多了;我们收复长安和涿郡以后,几次请他们回来都被拒绝了,他们坚持和颉利联手扰乱中原,罪不可恕。如果任由他们胡来,会乱了将士们的心;杨侗出走,现在江南和岭南为此乱成一团,我们不能重蹈覆辙,不如就当他们是来探亲,等他们回去以后再说。”
裴寂沉着脸说:“皇甫大人,杨大人,当初可是和杨善经有过约定,杨政道到了长安,就是富贵人家,朝堂上不会考虑。他现在不过是个小孩子,为他烦神不值得,找一个偏殿安置萧皇后,杨政道另外赏一座府邸就是了。”
如果要是这样,杨广的脸算是丢尽了,杨纲低声说:“越王,正因为杨政道是小孩子,所以才不能逼得太狠,这样还不如杀了他,免得在他心里留下阴影,以后与杨侑一样兴风作浪。”
杨纲自然清楚,杨崇是不会杀杨政道的,换做杜伏威那样的货色,杨纲绝不会说这种话;杨崇脸上没有笑容,严肃地说:“杨纲,如果萧后和杨政道胡说怎么办,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派人去看着他们,那样我情愿留个恶名,把他们送回榆林城。商议好的事情不可能因为杜伏威而更改,萧后来探亲我们可以不管,杨政道要是一个月中不回榆林城,就把榆林变成县,我送一座铁厂给杨政道,让他一生衣食无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