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大内,朱元璋手中握着毛笔,面前铺着上好的宣纸,沾了沾墨汁,缓缓的在纸张上书写了起来。刚刚写了两个字,手中的毛笔就飞了出去,颓然的坐到了椅子上。
周围的人顿时一阵紧张,这些日子皇上的心情一直不好,大家全都小心翼翼的。
“收起来吧!”对着身边的太监吩咐了一句:“朕静不下心来写字。”
朱元璋一生坎坷,对亲情看的格外重要,年纪大的这几个儿子,一直都被他十分的疼爱。虽然往日里飞扬跋扈,也屡有不法的事情,生气归生气,还是不忍心重重的处罚。
幼年的经历,让朱元璋对亲人的死去异常的难过,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心情可想而知。当年太子朱标的死,一直是朱元璋心中抹不去的伤疤。
如今刚刚好一些,自己的二儿子又去了,朱元璋的心再一次痛了起来,不由的想起自己早去的大儿子。眼角有些湿润,轻轻的靠在椅子背上。
“皇上,锦衣卫同知罗迪克在外面求见!”太监颇为为难的看了一眼皇帝,才小声的说道。
已经告诉过罗迪克了,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求见皇上,可是罗迪克说有大事情。太监只能硬着头皮来禀告,心里一直在打鼓。
缓缓的睁开眼睛,眼中的浑浊慢慢的退去,清明而锐利的目光在一次回到了那张略带苍老的脸上。慢慢的坐直身子,顾盼之间依旧充满了威仪,这就是治隆唐宋的皇帝朱元璋。被史家称为得位最正的千古一帝:明太祖朱元璋。
唐高宗李渊与儿子唐太宗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点,可是朱元璋与他的儿子朱棣比起来,或许要更强一些。朱棣统治的明朝被称为远迈汉唐,朱元璋统治时期则被称为治隆唐宋,可见评价之高。
“让他进来吧!”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些日子大臣送进来的奏折都要少很多,锦衣卫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既然在这个时候求见,显然就是大事情。
“是,皇上!”太监恭敬的答了一句,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时间不长,罗迪克就在太监的引领之下走了进来,撩起衣服跪倒在地:“臣罗迪克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随意的挥了挥手,朱元璋喝了口水,才道:“你进宫来,有什么事情吗?可是有了收获,前些日子的动静可不小,参劾你们锦衣卫的折子都摆满了朕的龙书案了。”
罗迪克倒也不觉得意外,这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听皇上的语气倒也没有怪罪。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道:“回皇上,确实有了一些收获。”
“那就说来听听!”朱元璋点了点头,锦衣卫是皇家的鹰犬,该怎么用,自己心里十分的清楚,还轮不到别人来插话。
不敢有丝毫的隐瞒,罗迪克将整个事件说了一遍,然后就恭敬的站在一边,等着朱元璋问话。罗迪克只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却没有说其他的,他心里清楚,皇上是一定会问的。
“为什么你盯着那个安插进来的人,那个黑衣人呢?”朱元璋看着罗迪克,不动声色的问道。
罗迪克一愣,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了,不敢多想,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回皇上,那个黑衣的密探手脚很干净,并没有留下什么线索,是以臣没查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是没查到,还是不敢查啊?”朱元璋盯着罗迪克:“你现在掌着锦衣卫事,那你就要明白锦衣卫是做什么,有了其他的心思,你这锦衣卫的掌事也就要做到头了。”
一句话,罗迪克的冷汗就下来了,连忙补充道:“皇上,虽然臣下怀疑这家事情或许和东宫有所牵扯,可是事涉东宫,没有证据,微臣也不敢胡言乱语啊!”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元璋伸出手,轻轻的敲打着桌子:“那你觉得潜伏的那个人,是燕王府事先安排的,还是来之前才安排的?”
“臣不敢妄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那是燕王府派出的人,燕王世子和高阳郡王对这件事情是否知情,现在下断言也为时尚早。卑职认为这件事情当慎重,不可草率而为。”虽然心里敢可定这件事情和燕王府脱不了关系,可是罗迪克考虑再三,还是没敢说出来,猜测之言怕不是皇上想要的。
“倒是老成持重之言,不错,几年下来,你倒是颇有长进!”朱元璋点了点头,语气也缓和了下来:“这件事情确实不宜声张,暂时就压下来吧!”
“是,皇上!”罗迪克心中一沉,果然还是如此,事涉藩王,还是应该小心谨慎。
点了点头:“暗中查一下,向北平多派一点人手!”朱元璋捕捉痕迹的吩咐了一句。
今天弄了一天的稿子,有些晚了,对不住大家了。这是本书第一卷的最后一章,算是埋伏笔的一卷。日后猪脚还要有南京行,下一卷要在北平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推荐和不能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