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鸭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鸭 > 欧洲中世纪搞笑历史 > 第九章 圣本笃的会规

第九章 圣本笃的会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九章 圣本笃的会规

2016-02-04 作者: 月夜光之灵

第九章 圣本笃的会规

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去世之后,继位的是狄奥多里克那外孙阿塔拉里克,然而这时的外孙阿塔拉里克还没有成年,也就是个未成年,导致不得不由阿塔拉里克的母亲,也就是那狄奥多里克的女儿阿玛拉逊莎做摄政王了。然而不幸地是这时的东哥特王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可以说狄奥多里克建立的这个超级联姻日耳曼联合加盟王国也快要结束了,不仅是这时,在这之后东哥特王国又陆陆续续地继承了六个国王,直到拜占庭国王查士丁舅舅的外甥查士丁尼一世继位之后,才真正地把东哥特王国给彻底地赶出中世纪的舞台了。

这时咋们先不说东哥特,主要还是那天主教公会。天主教公会自从约翰一世不幸的死于狱中后,继位的新任会长是菲利克斯四世,在会长菲利克斯四世的任期内,天主教公会里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叫圣本狄尼克,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圣本笃,也叫努西亚的圣本笃。这个天主教会会员圣本笃的最大贡献在于创建了本笃会,更笼统的说就是本笃会修道院的制度吧,于是圣本笃就被公认为了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者。

这个本笃会其实是天主教隐修会之一,也是由圣本笃一手创立的,他手订了本笃会的会规,规定会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财,一切服从长上,把这本笃会的会规叫做‘发三愿’。本笃会会士每日必须按时进经堂诵经,咏唱‘大日课’。

当然和我们天朝那寺庙里的和尚不同地方在于:和尚只需敲钟拜佛念经文就行了,其他的东西那都是靠施主的施舍就能够度日了,且无论古今,天朝的施主那都是些出手大方之人,古代稍微好点的寺庙那收入是相当的可观,那收入就是说超过一个县的收入都不在话下啊,就连王公贵族的王府都不一定能有寺庙建得繁华,尤其是那南北朝南梁朝的梁武帝萧衍,萧衍这个皇帝那是动不动就到寺庙里当和尚,而要赎出梁武帝萧衍那些王公大臣们那得花上很多堆积如山的金钱。然而梁武帝萧衍就喜欢这样,没事跑去当两天和尚,然后王公大臣花钱把梁武帝赎出来,赎出来之后的梁武帝萧衍还没有当几年皇帝又跑去当和尚了,之后王公大臣们就又不得不为梁武帝出寺庙凑钱了,赎出来之后梁武帝还是想再去当和尚,就这样梁武帝一进寺庙一出寺庙当了和尚又还俗了好几次,最终那寺庙都快装不下这堆积如山的金钱了,这哪叫寺庙啊,简直就成了个俗人诈骗场了。

这眼里还有没释迦摩尼和如来观音了?释迦摩尼创建的佛教就是教你们这些和尚来诈骗皇帝的?皇帝傻是一回事,诈骗钱财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无论施主傻不傻都不能诈骗钱财,适当拿一点就行了,为何收的连寺庙都装不下了?毕竟佛教的宗旨在于佛门五戒,六道轮回,普度众生。能收够养活自己养活寺庙的钱就够了,建的比王公贵族王府还要豪华的寺庙这哪叫寺庙?干脆别开寺庙开个诈骗场算了,这么豪华的寺庙还真的侮辱了地下有知的释迦牟尼,至少释迦牟尼出家前就是个王子,如果只图奢华的寺庙怎么不让国王老爸出钱建个奢华寺庙得了,何必放弃王子放弃王位放弃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在全国各地到处流浪讲义清修,创立那普度众生的佛教呢?

而本笃会的创建者圣本笃也是宣传,加入本笃会的会员们除了遵守‘发三愿’和咏唱‘大日课’之后,余暇之时还得从事各种劳动生活。就是说会规要求会员们在祈祷之后也不能忘记工作,把游手好闲当做是一种罪恶。正因为本笃会的会规既能维持天主教的统治地位,又没有因信仰宗教而消耗国家的劳动力。

想想都知道,在天朝的古代,只要是走进佛教和道教之后,那个人就算是不能再为社会出力了。基本上在古代加入佛教和道教那都是脱离社会了。但这时的本笃会却让宗教和发展两样都不耽搁,就是说你可以加入天主教公会信仰耶稣,但你同样也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并不一定加入天主教公会你就遁入空门了,毕竟这个世界还是得要让世人来推动历史的发展,如果人人都入空门了,人人都不再干活了,那我们还能在这个世界生活得下去?太不现实了吧。

于是圣本笃就创建了这样一个既适用于宗教发展也适用于国家发展的会规,这样本笃会的会规就成为了天主教修会制度的范本了。圣本笃的这个会规设计的还是蛮合理的,但就是后来的罗马教皇实在是太世俗化了,教皇和国王之间的斗争那是斗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啊,再加上罗马教皇的那种只顾自己不顾百姓的思想,且修道院男女修士们也一点都不检点。以至于后来的天主教真的是被黑得一塌糊涂。

因此总得来说,基督教的宗旨是还不错的,毕竟信仰上帝能够让人心中有上帝不去作恶,且不怎么耽误人们的劳动工作时间,生活的一切都是这么美好的,永远怀着那么一颗感恩的心。我觉得基督教建教的宗旨还是蛮好的,至少还能让人虔诚地向善,把劳动和工作视作是一种美德,只是后来被一些宗教人士败坏了而已。可以说自从圣本笃创建了本笃会以后,本笃会修道院便在意大利地区开始慢慢地兴盛起来,圣本笃自己都创办了十三所修道院,但大部分时间,圣本笃都是没有怎么管理修道院,而是把修道院交给弟子们来管理,而圣本笃自己则是在一心一意的寻求更深层的修道生活。

毕竟在建立十三所本笃会修道院之前,圣本笃就在罗马东南苏比亚可的一处山洞内,遗世隐居了整整三年之久,可以说那就是一边祈祷一边劳动,克苦修身,过着隐修的生活。远离世俗而又喧闹的城市,来到荒无人烟的山林洞穴,和大自然的亲密相处,夜莺的歌唱、榕树的舞蹈、海浪的哗哗声,这一切的一切都和罗马的世俗生活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圣本笃才渐渐地编撰出了本笃会的教规制度。但那是完全的自力更生,且没有任何外来资助的隐居生活。

跟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是断断续续的。那就是隐居生活过得不好了,陶渊明就会想到回去继续做官。等到当官当不下去了,陶渊明又会想着去过着那隐居的生活而归去来兮了。就这样地隐居和当官一直交替生活着,而圣本笃他是一直隐居着三年之久,直到在隐居生活生涯里,把本笃会的教规制度给想得差不多,才决心重返世俗间,发扬本笃会。圣本笃就这样,不出山也就罢了,一出山那就不得了。

真的就这样,出山后的圣本笃没多久就把本笃会给发扬光大了,这种适合任何环境的教规,更是让天主教公会的那些主教们给相中了,成为了天主教公会会员的必读会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