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南北议和
2016-03-18 作者: 心上雪
第138章 :南北议和
事情当然不会就此结束。
在会客室布帘打开,驳壳枪发出清脆枪声之时,晋书带着另外4名精兵,以及端锦,已经深入到第三十一标和三十二标驻地。
晋书是去发军饷。钱,自然是用银票去资州钱庄提出来的。再早一些,自然是岳山准备好的。
发饷的同时,晋书树起了招兵招牌。云皖省革命军待遇如何,官兵关系如何,当然也讲了训练如何苦等。这是岳山的主意。皖军,不能只是皖省之人组成的军队。
仅半天时间,就招到近300人,晋书将其编为两个连,将带来的11人安排成连长排长等官职,再利用一些鄂军的低级军官,一行人于28日开始折缓向南。
镇压保路同志军的差事,让他见鬼去吧。虽然端方是一个忠诚,但部队已经哗变完了,他也难为无米之炊。当然,端方还是给京师的皇上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无能为力,有负皇恩”。
……
武昌前线,袁世凯的清军与湖鄂革命军之间隔江而望,不再打了。
南北议和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东国境内,除了北方的清廷及袁世凯,南方的革命军外,还有一股巨大的势力,这就是列强。后世留下的许多资料,都带着“有色眼睛”,但是,如果我们以物资利益原则对其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还是能够得出一些真知灼见。
武昌起义后,列强多次向鄂军都督府试探,寻求和平、和谈的可能,有资料讲“帝国主义为诱胁革命军向袁世凯妥协”,这样讲也未必不对。在当时,袁世凯的实力最强嘛。
另外,当时就长江一线的列强,以泰晤士国的利益为重,此外则为密西西国的商业利益,其他国家利益更是其中在其他地方,譬如熊国的利益主要在北方及东北,蛇国的利益在东南及沿海直到东北,高卢国的利益在华南西南,莱茵国的利益在齐鲁等,而密西西国主要利益在于“通商”。
考虑这样一种态势,泰晤士国肯定不愿意长江流域发生战争,同时泰晤士国作为当时世界老大帝国,除了长江流域的利益外,在京师、中枢也是有自己的利益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