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鸭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鸭 > 大宋金手指 > 第二零零章 煌煌大宋何多士

第二零零章 煌煌大宋何多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零零章  煌煌大宋何多士

轮船招商局经过这些时日的发展,已经拥有大小船只三百余艘,其中江南制造局造的新式明轮船有三十余只,其余都是老式船。天子亲政之后,将沿海制置使附近的几个官方船场都划给了江南制造局,故此熟练的船匠很是充足,而这些年来在湘蜀预定的巨木也差不多可以使用,扎成排后顺水流至长江口,再转运至悬山。

为了更加方便,赵与莒已经下令,将江南制造局从悬岛逐步搬迁至华亭县,同时升华亭县为华亭府,并开始拓河清淤,建“上海港”。

宋国与金国使者往来,也都是乘轮船招商局的明轮船,这段时日以来,两国使者不断,按照当初盟约规定,每隔着一个半月左右,便会互派一次使者,通报蒙胡敌情。

这次台庄大捷之后,宋国派往金国通报军情的使者又是洪咨夔。他陪同的是金国大理寺卿裴满钦甫,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电报电话等远程通讯设施,固此每来回一趟,都得换派一次使节。

自然现在对金国使臣的招待,不再象当初乌古孙弘毅来时那么冷淡了,所乘之船,也是包船——当然免费,正如宋国使者到了金国境内也会免费招待一样。

“洪侍郎,贵国此次,究竟送了鄙国何等礼物?”裴满钦甫背手站在船头,观望着两岸景致,嘴巴上虽是问洪咨夔,实际上眼睛却在不停地转悠着。

象他这样的使臣,还兼有一个责任,便是考察沿途风土人情,交道地理,以备不时之需。双方都明白这一点,故此他在宋国时,只要出了规定的使节馆一步,便有大宋礼部与职方司的小吏“陪同”,实际上是贴身监视。

当然,洪咨夔若是到了金国,也少不得这般待遇。

“三月之前,我才自贵国回来,经过这楚州时,还不是这般模样,现在来看,真是焕然一新,真景希名扬天下,果然非同凡响,不足半年,便将楚州恢复旧日风光了。”

洪咨夔没有回答,而是顾左右言他,他们交道打得多了,自然也很熟悉。裴满钦甫未必猜不出宋国送的礼物是什么,他提及此事,不过是找个话题罢了。

“确实,贵国天子圣明,众臣又尽是忠义之士,故有此成就。”裴满钦甫感慨道:“我朝天子也极圣明,只是我们这些臣子太过无能了。”

洪咨夔微微一哂,如今金国天子完颜守绪,勉强可以算得上英明有为,但是要和大宋天子比起来,那相差的可就远了。便是裴满钦甫自家也觉得这般吹嘘没有意思,长长叹了一声。

为何这般天子,却是大宋之主!

因为战事已歇的缘故,这段时日积压在楚州以南的货船和停留在徐州的货船往来不绝,他们船行上去,速度不是很快,在楚州没做停留,而是直接北上,抵达徐州。

徐州又与楚州不同,如果说楚州是恢复旧貌,那么徐州便是翻天覆地了。

才是半年的功夫,在流求的人力物力支撑之下,徐州便成了整个大宋东部的煤都和重要工业基地。因为是新拓之地,加之多年战乱致使淮北、京东原先的地主都已经逃的逃死的死,而大量转民安置的原忠义军又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故此在徐州开办工厂,反倒没有在临安那般掣肘。

实际上,徐州的水泥厂才是现在大宋境内最大的水泥厂,厂中有各类工人足足一万二千名,流求水泥厂一半人都到了这里,充当技术骨干与管理人员。他们所制造的水泥,除了供给徐州自己使用外,还要供应楚州、海州和京东诸州府。大规模的建设,象是道路的修通、运河的疏浚,都需要大量混凝土,而水泥又是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原料。

再就是棉纺织工业,黄淮之地,土地淤积严重,赵与莒并不准备将之作为粮食主产区,而是选择在此建立棉花大农场。如今在京东与淮北,放眼过去,所触之处几乎都是大块的棉田,只在一些实在不宜棉花种植的坡地、洼田等,改种了玉米、土豆和水稻。忠义军打仗不行,但好歹还算是“军”,转为生产建设兵团,特别是给他们吃饱吃好后,干起活来真正是极卖力气,荒废多年的田地,就在他们的努力之下迅速开了出来。

台庄大战的胜利,使得淮北、京东真正连成一体,见着近卫军的战力之后,彭义斌心中最后那一丝割据自重的心思也没了,他原本就不象李全那样野心勃勃,便真将京东的民政也交与了刘全,自己北上屯兵于大名府,与史天泽、严实等人打拉锯战。而这次大战缴获的战马牲畜,足足有十万头之多,虽然战马许多都受了伤,不过治好之后可以成为农场中使用的耕畜。京东淮北不比江南流求,多是旱田,马耕之法便有了用武之地。

“我也听得贵国天子与真景希打赌之事,如今看来,胜负真未必可知。不过徐州新经战火,多少要吃些亏。”离船登陆之后,裴满钦甫对洪咨夔笑道:“你是希望贵国天子赢还是真景希胜?”

“无论孰胜,都是我大宋胜。” 洪咨夔的回答极巧妙,裴满钦甫怔了怔,然后叹道:“大宋人才何其多也!”

在徐州时,他们专门见了逯信,这位当初自告奋勇去见完颜合达与完颜陈和尚,将金国虎视眈眈的大军变为自己同盟的年轻人,让裴满钦甫再度感叹。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南朝天子的囊中,为何会藏着这么多年轻人。

大宋炎黄元年五月十五日,他们离开徐州,如果不出意外,再花上十天左右的时间,他们便能抵达开封汴梁。

同日,临安城,皇宫之中。

杨妙真抓着赵与莒的手,忽然觉得依依不舍起来,虽然在出宫之前,她觉得宫中太闷,远不如流求自在,但真正到这分别时刻,她又觉得宫里其实也不坏,至少有赵与莒在。

“阿莒要是能与我一起去,那该多好。”她感慨地道。

“我比你还要想出去转转,可现在,就是在临安城里转转,背后也是一堆谏言。”赵与莒苦笑道。

按着计划,今天是杨妙真离开临安前往流求的日子,贵妃出行,免不了要带大量宫女,只不过那三十六名少女却并未带着,原因便是大臣们一片反对。虽然这些送入宫来的少女自家并没有直系亲眷在中枢之中,但大多是已故士大夫和武将家的女儿,在朝中也还是有影响。这些人活动起来,便是声望如日中天的赵与莒也只得让步。

“官家小心,我不在了,阿妤那儿你要多盯着些……”到这个时候,杨妙真突然露出一丝与往常不同的神情来,她沉吟了好一会儿,然后笑道:“我是个真性子,有什么便说什么,这后宫之中,各式人等太多,阿妤有了孩儿,千万要照看好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